截止到2021年11月,FAO新程序下发布的农药产品标准涵盖95个有效成分,共504个产品标准(包括首家原药和制剂以及获得相同认定的原药和制剂产品)。老程序下发布农药产品标准涵盖 133个有效成分,共331个产品标准(包括原药和制剂产品)。其中包括来自于20家中国企业的36个原药(24个有效成分)和13个制剂产品。
2021年新发布的三个产品标准包括乙基多杀菌素(新)、代森锰锌(老变新)和噻虫嗪(相同产品),以及更新的百草枯母药、可溶液剂和可溶粒剂的标准,更新的内容包括:1.在标准前言部分增加了“2020年的会议审议了催吐剂的特性和浓度,尽管其只能部分减少百草枯的毒性作用,但仍被保留在标准中”字段;2.在标准附件中增加了催吐剂PP796分析方法和氯离子的定性方法;3. 更新了标准中涉及的如三联吡啶和部分理化性质测定的CIPAC方法。
表1:中国企业2011-2021年申请且已发布的FAO产品标准清单
年 份
|
企业
|
产品
|
状态
|
2011
|
北京颖泰
|
环嗪酮原药
|
已公布
|
|
北京颖泰
|
毒莠定原药
|
已公布
|
2013
|
龙灯
|
烟嘧磺隆原药及可分散油悬浮剂
|
已公布
|
|
龙灯
|
溴氰菊酯原药
|
已公布
|
2014
|
龙灯
|
百菌清原药和悬浮剂
|
已公布
|
|
江苏扬农
|
高效氯氟氰菊酯原药
|
已公布
|
|
江苏扬农
|
联苯菊酯原药
|
已公布
|
2015
|
江苏辉丰
|
咪鲜胺原药
|
已公布
|
|
北京颖泰
|
环嗪酮水分散粒剂
|
已公布
|
|
江苏扬农
|
氯菊酯原药(40:60)
|
已公布
|
2016
|
江苏七洲
|
嘧菌酯原药
|
已公布
|
|
北京颖泰
|
嘧菌酯原药
|
已公布
|
|
北京颖泰
|
氟啶胺原药
|
已公布
|
|
江苏扬农
|
麦草畏原药
|
已公布
|
|
沈阳化工研究院
|
唑菌酯原药、悬浮剂(新有效成分)
|
已公布
|
|
撒尔夫(河南)
|
噁虫威原药
|
已公布
|
|
南通功成
|
吡丙醚原药
|
已公布
|
2017
|
江苏激素研究所
|
苯磺隆原药
|
已公布
|
|
浙江博斯特
|
炔草酯原药
|
已公布
|
|
河北威远
|
嘧菌酯原药
|
已公布
|
|
如东众意
|
吡丙醚原药和乳油
|
已公布
|
|
龙灯
|
甲磺隆原药和水分散粒剂
|
已公布
|
|
江苏扬农
|
溴氰菊酯原药
|
已公布
|
2018
|
江阴苏利
|
百菌清原药
|
已公布
|
|
江苏扬农
|
氟啶胺原药
|
已公布
|
|
泰州贝利
|
氟啶胺原药
|
已公布
|
|
江苏蓝丰
|
环嗪酮原药
|
已公布
|
|
龙灯
|
异菌脲原药和悬浮剂
|
已公布
|
|
江苏激素研究所
|
苯磺隆水分散粒剂
|
已公布
|
2019
|
南通泰禾
|
嘧菌酯原药
|
已公布
|
|
江苏新河
|
百菌清原药
|
已公布
|
|
泰禾集团
|
2,4 D-原药
|
已公布
|
|
江苏激素研究所
|
甲磺隆原药、水分散粒剂和可湿性粉剂
|
已公布
|
|
泰州贝利
|
除虫脲原药
|
已公布
|
2020
|
浙江新农
|
毒死蜱原药
|
已公布
|
2021
|
龙灯
|
噻虫嗪原药、水分散粒剂和种子处理悬浮剂
|
已公布
|
|
利民
|
代森锰锌原药和可湿性粉剂
|
已公布
|
其中33个已从老程序转化为新程序下产品标准,包括2,4-滴、甲萘威、百菌清、毒死蜱、氯磺隆、氟氯氰菊酯、霜脲氰、溴氰菊酯、麦草畏、乐果、敌草快、硫丹、杀螟硫磷、倍硫磷、氟虫腈、氟硅唑、三乙膦酸铝、草甘膦、环嗪酮、异菌脲、马拉硫磷、代森锰锌、灭多威、甲磺隆、百草枯、甲基对硫磷、氯菊酯、增效醚、甲基嘧啶磷、残杀威、三唑酮、三唑醇和丙环唑。其中2.4滴和代森锰锌由中国企业参与和独自转化,其余由原老程序下首家自行根据市场开发需求转化。丙环唑由先正达公司于2019年转化,至今无相同认定产品。
产品
|
方法
|
状态
|
双氟磺草胺
|
HPLC测原药和悬浮剂含量
|
正式
|
嗪草酮
|
GC内标法测原药、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和可湿性粉剂含量
|
正式
|
精喹禾灵
|
HPLC手性柱测原药和乳油含量(定性方法描述待修订)
|
正式
|
乙基多杀菌素
|
HPLC测原药、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和片剂含量
|
正式
|
28-高芸苔素内酯
|
HPLC测原药、可溶性液剂和乳油含量 (待进一步澄清方法衍生化和选择性等)
|
临时
|
毒死蜱
|
HPLC测原药和乳油含量
|
临时
|
戊唑醇
|
原方法拓展到乳油剂型
|
临时
|
莠灭净
|
GC测原药、水分散粒剂和悬浮剂含量
|
临时
|
高效氯氟氰菊酯缓释指标测定方法
|
CIPAC MT 190 修订
|
正式
|
其中毒死蜱原药和乳油产品分析方法由沈阳沈化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为支持FAO的蝗虫防治工作,首次尝试通过一年的时间将国标方法转化为CIPAC方法,正常CIPAC方法需要先后经过小范围和大范围协同验证试验,即两年时间完成。